大肠癌治疗后咨询

我太太今年54岁精神尚好,于2019年6月切除直肠肿瘤二期不用做跟进治疗,手术后CEA指数3.2; 2020年6月CEA指数升至10,发觉系肠癌转移至肝, 在6月26号开始第一次的疗程(注射Oxaliplatin加口服两星期Xeloda药),之后转往公立医院接受标靶及化疗,刚于15/7完成第一次标靶治疗Cetuximab及第二次化疗Oxaliplatin (Eloxatin), Fluorouracil(5FU), Folinic Acid。两2星期应该再入院继续接受治疗,于7月27号抽血检验,因血小板低及肝酵素过高,需于一星期后8月3号再抽血检验,才能确定能否继续化疗,可惜于8月4号见医生说抽血检验结果,血小板指数是0.8, 肝酵素是正常3倍,所以仍未能开始第二次标靶治及第三次化疗,要视乎8月10号验血结果才能知道能否开始下一次疗程,即系第三次化疗已延迟了三星期。 现有疑问,太太现时的CEA指数3.3比未化疗时已降低,但如验血结果继续不理想而延迟治疗,对病情及抗药性有影响吗?另外请问在这段时间如何能提升血小板及减低肝酵素指数? 有劳𧶽教!

Oxaliplatin 的化疗药常见令到血小板低,如果想保持药量而不影响其功效, 可考虑由每三星期一次的化疗药,转为两星期一次疗程的方案(保留 Oxaliplatin,以5FU 取代 Xeloda)。如果配合人造血管,那么连三日两夜的住院时间也可以避免,在门诊便可进行化疗。另外有一款称作 eltrombopag 的药物,有研究发现可以加速血小板的回复,可向医生询问。

相比之下,更重要的是, 我建议你太太拿以往的肿瘤组织进行一个大范围的基因检测。你太太肿瘤上并没有 K/N ras 基因突变,因而适合使用 cetuximab,那么便有颇大机会带来其他可以用药的基因突变(称为「可行性基因突变」),检测亦包括可能一项十分特别的基因突变「微卫星不稳定性」。 如果肿瘤带有这基因突变,便适合使用免疫治疗,甚至有相当成数的病人最终可在使用根治扩散性的肠癌!

我们亦要分辨她的肝脏肿瘤扩散是否唯一扩散位置,并且是否能够被完全切除。若然本身是边缘性地能够被切除的话,便尽早用计算机素描作重新评估,有可能可以提前进行手术切除的时间。

发表回复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